试点告捷!氢能无人机为防火巡查带来全新变革 实现“空天眼”实时监测——双光识别+图传技术 彭州试飞成功开启森林防火智能化新时代
2025年5月18日,四川省彭州试飞基地迎来一场划时代的森林防火技术突破。中遥天地(北京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、贝有数(南京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,成功完成国内首次氢动力复合翼无人机森林防火巡检试飞。此次试飞通过搭载双光摄像机和实时图传系统,实现了对森林火情的“空中秒级预警”,标志着我国森林防火迈入零碳、智能化的新阶段。
氢动力起飞:零排放巡航3小时
下午15时许,一架翼展3.8米的复合翼无人机在彭州试飞基地跑道上悄然启动。与传统燃油无人机不同,这架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“巡护先锋”仅发出轻微嗡鸣,随即垂直升空,迅速转入巡航模式。“氢动力让续航突破8小时,作业半径扩大至400公里。且全程零污染,特别适合生态敏感区作业。”贝有数公司技术负责人难掩兴奋介绍道。
双光扫描:红外+可见光“透视”林海
无人机升至300米高空后,吊舱内的双光摄像机开始对模拟林区进行地毯式扫描。可见光镜头捕捉植被细节,红外热成像以0.05℃温差精度扫描热源,实时感应温度异常。15时23分,监控屏幕突然闪烁红光——在模拟林区东南角,红外传感器识别到一处温度骤升的“火点”,可见光画面同步显示缕缕青烟。
秒级响应:AI算法秒级辨真伪,图传直报指挥中心
“发现疑似火情,坐标已锁定!”飞控员迅速操作无人机悬停,双光画面通过5G图传系统实时回传至20公里外的指挥中心。中遥天地研发的“火灵”AI系统已对热源特征进行多维度分析,排除阳光反射、地热干扰等误报可能。短短8秒后,系统判定为真实火情,自动生成含经纬度、风速、植被类型的预警报告。大屏幕上,火点位置、温度梯度、蔓延趋势等数据自动生成三维预警模型,指挥长当即启动应急预案:“通知地面消防组,无人机持续监控!”
悬停追踪:为灭火争取黄金时间
在后续15分钟内,无人机持续对火点进行多角度拍摄,并通过AI算法预判扩散路径。其间,氢动力系统的低振动特性确保画面稳定无模糊,为指挥决策提供高清依据。“从发现到响应全程仅用时1分20秒,比传统人力巡查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”中遥天地技术人员介绍道。
未来展望:构建全域防火网络
试飞结束后,三方宣布将联合开发“氢动力无人机防火矩阵”,计划在国内重点林区部署智能巡检网络。中遥天地公司透露,下一代机型将集成气体传感器,可识别早期阴燃现象。“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缕烟都无所遁形。”